梅姨在担任英国首相期间展现出了相当强硬的领导风格,她权力集中、强烈主张脱欧,并实施了高压统治。梅姨的恐怖之处主要体现在她对政府内外的控制力,她倾向于个人决策,忽视了广泛的意见和建议,并通过削减内阁成员的权力来集中决策权。在脱欧议题上,梅姨坚决主张硬脱欧,对欧盟的谈判态度强硬,坚持不退让,使得脱欧进程更加复杂和具有风险。她的高压统治体现在对反对派的打压和控制上,通过强化国内安全和监控力度,限制言论自由,以维护自己的权威地位。综上所述,梅姨在权力集中、强硬脱欧和高压统治方面表现出相当恐怖的特点。
虽然梅姨的处境始终风雨飘摇,但她完全是“太脆弱而不能倒”,英国脱欧一天没了结,梅姨就一天得做为英国首相继续干这个苦差事。
英国政府内部想让梅姨下台的人很多,给梅姨使绊子、挖坑的人也很多,梅姨之所以到现在始终屹立不倒,主要还是在于这些反对者都没有下狠手。然而,他们之所有没有使尽全力将梅姨拖下首相位置,并非相信梅姨实力、对梅姨执政仍抱有希望,而是梅姨在收拾英国脱欧这一没有人愿意接手的烂摊子。
对于英国首相而言,将脱欧这事处理好了,也就是说使英国脱欧完全符合英国人利益是职责所在,是理所应当的,但是欧盟并不傻,要做到这一点几乎等于不可能,而一旦达成对英国不利的协议,带领英国达成这一协议的首相就将成为众矢之的,而梅姨作为首相揽下来的就是这样一个苦差事。
推动达成符合英国利益的脱欧协议不容易,但躺着拍板却简单,反对者一边让梅姨在比利时冲锋陷阵,一边指手画脚对梅姨脱欧协议提出各类批评,为自身赚人气,积攒政治资本,等着一旦脱欧事项完结就取而代之。
英国铁娘子特雷莎.梅这样的豪言,已经充分的说明了她已无更多的办法,而更无其他的选择。
英国的脱欧事件,经历了许多的波折,直到现在,也是有人赞成有人反对。但是,英国各届政府也坚决的支持脱欧。所以,英国的脱欧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浩大工程。英国实际上从加入欧盟,和在欧盟期间,以及到现在要离开欧盟,实际上与欧盟都从来就没有心心相印过。在欧盟期间,英国实际上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,同时,有许多欧盟国家还认为,英国在欧盟只能够起到破坏作用。所以,更希望英国离开欧盟。
而英国各届政府也认为,自己在欧盟的活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制约,(想在欧盟中当老大,却没有能够成功)。而且,在加入欧盟之后,在许多经济政策上面,与英国的政策和利益是相违背的。所以,他们更希望能够离开欧盟,因为,英国人认为,他们留在欧盟是非常的吃亏的,非常的被动的。
虽然说美国政府在脱欧问题上,态度一致,但是,如何脱欧确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,直到现在,也没有一个可行的方法来脱欧,在面对脱欧时间的到来,面对议会上院和下院的争论不休,特雷莎.梅只能够选择一个委曲求全的方式,来希望能够早日实现英国成功的脱离欧盟。
至于特雷莎梅声称,如果说英国能够成功协议脱欧,自己愿意辞去首相的职务,以此来换取英国上院和下院的争论。至于管不管用,主要还是要看英国上议院与下议院的议员们,对于英国脱欧的意思是什么?如果说这些议员们一定要选择硬脱欧,那么,特雷莎梅的辞职是不成立的。如果说不选择硬脱欧,那么,特雷莎.梅的辞职,会换来英国加速达成协议,而最终实行协议脱欧。
个人观点,切勿上心,谢谢阅读,欢迎评论。
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啊。如果真的是这样,保守党的戏很足,套路也深的不得了。特蕾莎·梅因为谈了一年半与欧盟签订的脱欧协议草案,让党内意见不一,有48人写信表达了对她的不信任,而触动了不信任案投票。
在昨天,梅口中“艰难又漫长”的一天里,在对她不信任的投票表决中,她是以200信任票,对117不信任票过关的。有三分之一强的同事还是不信任她的。不过,也因此为她领导的脱欧赢得了党内12个月的安静,再没有内部拉后腿的烦恼了。
个人认为是梅来安排这一出戏的可能性很小,背后具体有没有套路一说,只有梅自己清楚。但与梅有争议的脱欧草案比起来,硬脱欧更加不利于英国。梅的路线是坚持带草案协议脱欧。虽然欧盟近日提出:英国可以单方面放弃脱欧。让支持脱欧并提供资金的英国商人们很恼火。
说到底就是利益之争,是大小、多少、近期长远的博弈。咱们继续吃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