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败是什么意思命一览表

2023-05-13 13:44 百科知识 fufang433

“八败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指的是在战争或竞争中连续失败了八次,形容失败的程度极深。

八败是什么意思命一览表

此成语最早见于《史记》中,描述的是秦朝时期,大将军白起率领秦军攻打赵国,赵军以烽烟联络,白起想破其联络,派出八支军队前往攻打,结果八支军队分别失败,白起统治的秦军也因此大败而归。经过一番思考和总结,白起终于赢得了胜利。

以下是关于“八败”一词的命一览表:

一、成语解释

“八败”是指在战争或竞争中连续失败了八次,形容失败的程度极深。

二、成语出处

“八败”最早见于《史记》中的《白起五次伐韩列传》。

三、成语造句

1.他在比赛中经历了八败,终于在第九次中获得了胜利。

2.这家公司在整合市场时遭受了八次失败,但最终还是获得了成功。

3.他的创业之路可谓是“八败”,但相信他会在最后一次成功。

四、成语用法

“八败”是一个带有历史色彩的成语,多用于修辞手法中,形象地表达一个人或一件事在竞争中屡战屡败的情况。

五、成语类似词语

1.一败涂地:比“八败”更加强烈,形容失败得彻底,一败即是全败。

2.屡战屡败:形容不断地尝试却不断失败,一次比一次惨痛。

3.一蹶不振:形容经历一次打击或失败后,就完全失去了斗志和动力。

六、成语故事

《史记》中的《白起五次伐韩列传》记载了一段“八败”的故事。

秦国大将军白起带领军队发起了对韩国的五次战役。在第四次战役中,白起遭遇了十分顽强的韩军,而他安排的八支军队先后遭到败退。白起非常痛心,认为自己没有充分准备战役,也没有妥善安排军队,导致了惨重的损失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战争的认识不断深化,白起开始学习别人的攻击策略,总结失败的原因,并针对性地实施改变。在第五次战争中,白起派遣田勇率军八万大军,正面围攻韩国国都燕丹,同时派遣决策部队入侵韩国敌人的内部。最终,秦国成功地击败了韩国的联军,白起也因此成为秦朝的英雄。

七、总结

“八败”这个词语虽然源于战争,但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用处,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,这个词语更加普遍。一个企业、个人和团队要想取得成功就必然存在失败,如果能够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,作出正确的改变,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,最终肯定会取得成功。

发表评论:

最近发表